Menu Close
E1

認識EMA

        EMA的全名是指數加權移動平均(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或簡稱為EMA),
它的計算公式是:EMA=(當根收盤價-前根EMA值)/ N+前根EMA值。
        EMA比較特別的概念就是考慮不同時期的的價格對現在的影響,是指數遞減的原則,也就是近期的數據對價格的權重影響比較高
         在使用同樣的參數情況下,相對於傳統移動平均線(SMA)來說,有比較貼盤、反應速度較快的特點。
        傳統的簡單移動平均 是把前幾天的價格做算術平均,這也就說明了EMA在計算時,近期的數值在整體計算式中佔有較大的權重。也就是EMA較能夠即時反應近期指數漲跌的波動情形之原因

下面是EMA指標的函數

				
					inputs:
       PriceValue( numericseries ),
       Len( numericsimple );
   
variables:
       var0( 2/( len+1 ) );
 
if CurrentBar = 1 then
     XAverage = PriceValue
else
     XAverage = XAverage[1] + var0 * ( PriceValue -XAverabe[1] ) ;
				
			

比較一下EMA和 SMA有什麼差異
下圗中粉紅色為EMA,黃色為SMA。
相同的參數但我們發現EMA對於盤面多空的轉變,能夠比較快速作出反應,
而相對之下SMA就顯得較遲鈍

均線指標該用在哪個商品、適合哪個參數,就要透過研究統計回測的科學來驗證了
趨勢形成的時候,再遲鈍的均線指標都可以獲利,遇到盤整的時候,
忽上忽下多空不明往往就會讓人失去信心或許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優化參數,
讓EMA隨著市場的敏感度而調整熟悉的MACD指標就是從EMA演變而來的

以下是MACD的函數

				
					inputs:
       PriceValue( numericseries ),
       FastLen( numericseries ),
       SlowLen( numericseries );
MACD = XAverage( PriceValue, FastLen ) - XAverage( PriceValue, SlowLen );
				
			

MACD由快線和慢線所組成 快線就是EMA(指數移動平均的計算)

				
					 var0 = MACD( Close, FastLength, SlowLength );
 var1 = XAverage( var0, MACDLength );
 var2 = var0 - var1 ;
				
			

MACD也是許多投資人喜愛的指標之一,
除了紅買綠賣的柱狀容易判別之外,
也很適合順勢操作 有空再分享MACD相關的交易策略.

其他精選文章...